湘蒸汇浏阳蒸菜企业信息:
品牌名称 | 湘蒸汇浏阳蒸菜 |
全国门店数 | 259家 |
注册资本 | 200万元人民币 |
成立日期 | 2016-07-29 |
登记状态 | 存续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所属省份 | 湖南 |
所属城市 | 长沙市 |
所属公司 | 浏阳湘蒸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 | 浏阳市淮川街道联城社区劳动中路188-2号 |
经营范围 | 中餐 |
湘蒸汇浏阳蒸菜品牌介绍:
浏阳湘蒸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奉行“美味、价廉、优质、快捷”的经营理念,始终把“以加盟商为中心,为加盟商服务”作为企业经营宗旨,采取“统一原料、统一标准、统一口味、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的整店输出模式,大力发展和充分挖掘“浏阳蒸菜”餐饮技术,弘扬“浏阳蒸菜”饮食文化,逐步形成“何爹浏阳蒸菜”全国品牌,将公司发展为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集团。
湘蒸汇浏阳蒸菜是一道湖南的传统名吃,属于湘菜,含油脂少、热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过程中以水渗热、阴阳共济,清淡养胃。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浏阳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蕴植出的天然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和含氮物质非常高,使味道更鲜美。独有的加工技法,丰富的食材品味,使浏阳食材更具独特性。
菜品起源
浏阳蒸菜起源于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的发源地——大围山,隶属于湘菜系列。
相传明初时南京政权的朱元璋派兵与荆湘政权的陈友谅开战,因浏阳人支持陈友谅,朱元璋便血洗浏阳,造成“地广人稀、不见炊烟”的惨象,使浏阳周边省份的人口大量迁徙到浏阳。据《浏阳县志》记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歼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于是外地移民纷纷迁入大围山脚下插草为标,当时移民大都来自江西,成为当地人口的主要来源。明嘉靖年间,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乱,逃入江西宜春,随后,广东人亦接踵而至,竟达数万。他们搭棚而居,被称为“棚民”,明亡后,“棚民”不断反清,遭清廷捕杀,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潜入大围山的深山僻壤,垦地开荒……这些迁入户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称为“客姓”,当时较平阔的地方均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进入山区定居。 客家人离亲别祖,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千里迁移,来到浏阳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
蒸菜的形成跟浏阳的客家人的做饭习惯很有关系,过去的农村家庭人口都较多,农务也多,午餐晚餐没有太多时间来做,因而他们通常早上就一次把三餐的米饭都做好,用大锅烧水,烧开后把米倒入煮至六七分熟,然后再捞起来放入饭甑蒸熟,米汤则倒入潲桶拌上米糠给喂猪,而整个蒸煮米饭的时间可达一两个小时,聪明的客家人自然不会浪费时间,在煮饭的间隙,就会把菜配好,待蒸饭时一起放入饭甑,最后饭熟菜熟,一起出锅。既节省时间又能做出美味,是一种简单又实用的生活智慧。
荣誉称号
2011年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批准授予浏阳“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1年12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闭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吴震从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手中接过“中国蒸菜之乡”的牌匾,浏阳正式获得“中国蒸菜之乡”的称号。
2013年1月,浏阳蒸菜获得“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2017年2月,浏阳蒸菜晋升长沙市级“非遗”项目。
2014年11月28日,第九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在浏阳市浏阳河广场开幕,创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蒸笼,同时开蒸的188道菜,两项基尼斯世界纪录。该蒸笼外径达5.38米,高1.7米,面积为18.08平方米,同蒸188道浏阳蒸菜。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蒸笼,而同时开蒸的188道菜,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同时蒸出的最大盘蒸菜。世界上最大的蒸笼产自“中国蒸菜之乡”浏阳山林,采用传统竹蔑制作,由6名手工匠花费一个月时间编制而成。蒸菜用的大锅同样特制,灶台全部用土砖搭砌而成。188道菜品食材全部采自浏阳当地农村合作社,尽是绿色食品,并采用乡间土茶油蒸制。20位最优秀的浏阳蒸菜名师集体献艺,菜品由红、绿、褐、黑、白、紫、橙、黄八种颜色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浏阳新城图”画卷,“百菜同蒸”堪比精美艺术品。
蒸菜特点
食材独特:浏阳是长株潭重要的蔬菜供应地、全国养猪大县(市)、全国茶油生产先进县(市),现有近100个原辅材料基地和半成品加工企业为浏阳蒸菜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材料。浏阳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蕴植出的天然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和含氮物质非常高,使味道更鲜美。独有的加工技法,丰富的食材品味,使浏阳食材更具独特性。
营养健康:浏阳蒸菜在蒸制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避免了煎、炸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有害物质的产生。浏阳蒸菜含油脂少、热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过程中以水渗热、阴阳共济,吃了不易上火,所用调料量少,清淡养胃,有利于消费者的保健养生。
原汁原味:由于蒸的过程温度在100度以下,调味技法更多采用民间传承下来千百年古老调味,使浏阳蒸菜更多的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方便安全:浏阳山清水秀,所生产的蒸菜原材料绿色无污染,菜肴在蒸制过程中,能最大程度消除菜品原料中的有害成分,餐具也得到蒸汽的消毒;菜品多为先蒸后卖,随堂点菜,即点即食,方便快捷,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
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腊肉丁、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蜡肉、清蒸鸡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头,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 黄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卤豆腐、清蒸青辣椒、清蒸鱼头、清蒸火焙鱼,还有清蒸空心酸菜、红薯酸菜、青菜酸菜, 豆角酸菜,以及清蒸豆子、清蒸香肠、清蒸猪肉、鸡丁、牛肉丝,清蒸伏鱼、 伏鸡、伏鸭, 清蒸干笋、 小笋、豆笋, 清蒸青菜、清蒸黄菜等,达数十种之多。蒸菜色泽丰富,多以辣为主。 但因蒸气去火, 因此清毒润肺。
做蒸菜讲究颇多。首先绝不用高压锅、电炉快蒸,大多店家都是早早起床,买新鲜菜或准备特制菜,然后打开蒸笼, 细细漫漫的蒸。 有的菜还要一蒸二蒸三蒸,如蒸木瓜,必须做到七蒸七晒,最后入味冰糖,才叫美味。蒸菜的碗,多为磨纱的粗瓷器,或者干脆从山上砍来竹子,把蒸菜置于竹筒内。蒸之鲜加上竹之香,更为美味。蒸菜用的辣椒分很多种,剁辣椒、鲜红辣椒、鲜青辣椒、浸酸辣椒、浸朝天椒、浸野山椒、晒青椒等等。不同的菜. 入不同的辣椒,放不同的作料,味道自然不同。
蒸菜的分量小, 最多不过一个吃饭的小碗大小. 因此不适合海吃. 只能慢慢吃. 多点几样. 每样只吃到7分就行,美味十足, 便没有了分量. 得留下余味. 下次还想吃蒸菜。
吃浏阳蒸菜,得佐上一两个汤。 什么佐都不是美味, 惟独佐水豆腐最好。水豆腐用连夜熬的肉汤冲煮, 出裹前撒上一层盐须菜(即香菜)、青葱, 放上两片空心菜叶子, 火候到好处, 柔润爽口, 汤为鲜淡。
餐馆的门口摆着几口大锅,锅里放置着高达五六层高的竹篾蒸笼,锅里的水保持着沸腾的温度,每当有客人到店,就会被领来挑选。蒸菜的品种很多,荤的如竹筒蒸排骨、干豆角蒸肉、腊鱼腊肉合蒸、蒸香肠,素的有蒸毛豆、蒸萝卜片、蒸芋头,尽管品种花色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无论是蒸什么东西,小山顶上大都都是一层红艳艳的干辣椒片,要不就是几颗黑黑的浏阳豆豉。蒸菜因为都是事先蒸熟的,品种又多,因此成为湘菜中最容易被拿来用快餐模式经营,长沙的那些浏阳蒸菜馆也常常成为的哥们的就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