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工房企业信息:
品牌名称 | 琉璃工房 |
全国门店数 | 1855家 |
注册资本 | 220万美元人民币 |
成立日期 | 1996-11-07 |
登记状态 | 存续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所属省份 | 上海 |
所属城市 | 上海市 |
所属公司 | 上海琉璃工房琉璃艺术品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 |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华中路488号 |
经营范围 | 生产艺术水晶、玻璃制品、玻璃、陶瓷用品、镶饰琉璃家具、镶饰(含金、银、铂等、宝玉石、钻石)琉璃工艺礼品、布艺类生活工艺品及服饰类、软材料(POLY)工艺用品(除文物、象牙及其制品)、饰品(黄金、毛钻、裸钻除外)、蜡模、硅胶模、树脂模(POLY)、工艺蜡烛、鞋类、镶饰琉璃灯具制品、箱包制品、钟表制品、 |
琉璃工房品牌介绍:
琉璃工房隶属于上海琉璃工房琉璃艺术品有限公司,"琉璃"对琉璃工房而言:是西汉中山靖王墓的琉璃耳杯的"琉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里"彩云易散琉璃脆"的"琉璃";是佛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里,"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的"琉璃"。琉璃,对琉璃工房而言;不仅是一种材质,一种创作的媒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生命。
一九八七年,琉璃工房成立。"脱蜡铸造法",也就是"pate-de-verre","Cire-Perdue",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从黑暗中摸索,努力将脱蜡铸造法的创作空间,提升到过去全世界不曾有过的范围和水准。如今华人世界,上百家工作室,"琉璃"二字被广泛运用,但有多少人知道"琉璃"的意义?
"琉璃",最早出现在西周,泛指当时的铅钡融制的玻璃。"工房",则在宋明两代,是说工作的地方。琉璃工房始终相信,不重视思想,不注入情感,技法和材质永远只能停留在技法和材质的层面。因此,不用法文,不用英文,有意的将"水晶玻璃"之名正式定为"琉璃",定义我们创作的材质,述说琉璃工房依存在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情感。
品牌历史
1987年,琉璃工房成立于台湾。杨惠姗、张毅创立了第一个琉璃工作室,成为当今华人世界极具规模的琉璃艺术与文化品牌。
琉璃工房选择以“脱蜡铸造法”(Pate-de-verre),在世界琉璃艺术蓬勃发展,却独缺中国琉璃的情况下,将中断数千年的中国“琉璃”文化传承下来。从一无所知的黑暗中摸索,提升到过去全世界不曾有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以这个技法述说琉璃工房与民族文化、历史间依存的情感。
如今,琉璃工房在全球已成为琉璃艺术的代名词,杨惠姗与张毅被誉为当代琉璃艺术的开拓者与先锋。琉璃工房于亚洲与欧、美等地设立七十家艺廊;不仅作品多次受邀至日、美、英、意、德、法等国展出,尚有超过20件作品,获世界级重要博物馆的永久典藏,而全世界至少有32位国家元首,接受过琉璃工房作品作为赠礼,亦多次选入奥斯卡及艾美奖颁奖盛典礼篮。
是早在西汉中山靖王琉璃耳杯时代就存在的脱蜡铸造技法,所带给我们的启发与文化情感归属;是琉璃这两个字所蕴含的、超越工艺的意涵;是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思想与工艺伦理观;是这些原因,让我们得以开创前所未有的琉璃复兴年代,让琉璃工房的作品成为最具哲学思想的艺术,琉璃工房成为最能展现中国文化底蕴的琉璃品牌。
2001年,琉璃工房进一步推出LIULI LIVING时尚家居设计,以琉璃延展到生活,广泛融取中国元素,以有趣的、创意的设计概念,体现生活的多向性。
2002年,艺术家杨惠姗为女性设计的LIULI PLUX观念佩饰,将琉璃和925纯银完美结合,以女性观念、非尘俗的价值,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女性主张。
2005年, 琉璃工房获得香港设计中心颁发DFAA亚洲设计大奖的“最具影响力总体设计品牌”。
2011年,琉璃工房获选为“2011台湾百大企业品牌”;同年并赢得“台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创精品奖”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