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铃木汽车企业信息:
品牌名称 | 长安铃木汽车 |
全国门店数 | 4135家 |
注册资本 | 133763.6万人民币 |
成立日期 | 1993-05-25 |
登记状态 | 存续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所属省份 | 重庆 |
所属城市 | 重庆市 |
所属公司 |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 |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 |
经营范围 | 汽车维修 |
长安铃木汽车品牌介绍: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5月,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9000万美元。公司产品包括骁途、维特拉、启悦、锋驭、天语SX4、雨燕、新奥拓等六个系列车型,G、M、K三个发动机机型。公司现已具备年产35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长安铃木汽车公司引进日本铃木的科学管理模式,推行国际通用的精益生产方式。2018年9月4日,长安汽车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和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1元现金收购日方企业持有的长安铃木50%股权,并将于2018年底前完成股权交割,长安铃木将由中日合资企业变成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
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Changan Suzuki Co., Ltd)是为适应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要求,推动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实现中国百姓的"轿车梦",1993年5月,由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日商岩井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系列经济型轿车及零部件。合资公司合营期限30年,占地面积28.7万平方米,第一期建设投资总额17000万美元,注册资本5998万美元。
1993年6月奠基, 1994 年6月开始建线。到1995年9月,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以及检测线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5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1997年6月,李鹏总理为公司题词:\"面向广大市场,发展经济型轿车\",勉励长安铃木人戒骄戒躁,为发展中国的轿车工业不懈努力。
作为中国定点的八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重庆直辖市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长安铃木公司。作为国内大型的综合性现代汽车制造企业,长安铃木公司有两个工厂,4700名员工。其中:第一工厂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大江工业园,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第二工厂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经济园天明汽摩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2005年11月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2004年通过了ISO14001的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2004年通过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2018年9月4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长安汽车已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和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1元现金收购日方企业持有的长安铃木50%股权,并将于2018年底前完成股权交割,长安铃木将由中日合资企业变成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也标志着日本铃木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品牌特色:
品牌定位
长安铃木一直秉持坚定执着的信念造车,以灵活开放的姿态去满足用户多元、个性的需求,不断为用户创造惊喜。
品牌个性
“灵活、开放、信念、价值”作为长安铃木品牌个性,指引着长安铃木不断前行,为消费者带来一款又一款高品质的车型。
灵活即与时代同步。长安铃木从不拘泥于固有模式,不断探寻更适用于新时代的生存方式,善于变通,即坚守造车初衷,又顺应局势开拓新技术,坚持为客户制造精巧灵便、驾驭自如的汽车,同时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代同行,只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开放即包容个性。长安铃木始终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市场,洞悉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接收一切奇思异想,将对个性的解读融入汽车设计之中,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经典小车;同时,包容消费者多样化的生活追求,并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满意。
个性即以人为本。长安铃木始终以最高的敬意善待包括供应商、同事和顾客在内的每一个人,并一直积极促进员工、部门及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为把创造力与生产力提升到新的台阶而努力。
价值即做出正确选择。长安铃木一直在追求创新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更高的技术质量标准;尊重自然、节约资源,注重环保并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品质优先”一直是长安铃木不变的准则,他投入所有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只为给客户带来实际价值,成为客户坚定可靠的选择。
品牌口号
长安铃木的品牌口号为“非凡·等你发现”。非凡即坚持、不寻常、优秀、有个性;是长安铃木企业、产品和消费者所拥有的一种固有的价值观。长安铃木总是超越消费者的预期,带给他们更多的惊喜,而用户也总是能够在拥有长安铃木汽车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精彩。消费者在发现长安铃木企业和产品非凡的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非凡,并通过长安铃木及自身的专注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里的小惊喜、实现自己的人生中的小梦想。
品牌核心价值
长安铃木品牌核心价值为简而不凡。长安铃木从不追求表面的华丽,而是始终以品质优先为本,“简化”不需要的浪费,“不凡“在提高价值内,任何看不到的地方都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