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茶业企业信息:
品牌名称 | 大益茶业 |
全国门店数 | 373家 |
注册资本 | 10000万人民币 |
成立日期 | 2004-03-17 |
登记状态 | 存续 |
公司类型 | 民营企业 |
所属省份 | 云南 |
所属城市 | 昆明市 |
所属公司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春城路219号东航投资大厦12楼 |
经营范围 | 茶饮,饮品 |
大益茶业品牌介绍: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勐海茶厂)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领跑者,始创于1940年。大益集团秉持“惜茶爱人”的核心价值观,奉行“茶人尊严”的行为准则,发扬“茶者仁心”的茶道精神。
历经七十八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已经发展为以普洱茶为核心,涵盖茶、水、器、道四大事业板块,贯穿科研、种植、生产、营销与文化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其生产规模、销售额、利税及品牌综合影响力稳居同行业第一,品牌专营店数量更创造全球同类门店之最。
“茶为国饮”,今天的大益,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已成为经典茶品与健康品质生活方式的代表,为无数消费者竞相品饮推崇。
大益集团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
作为当代普洱茶产业的缔造者、普洱茶价值标准的制定者、经典普洱茶配方的拥有者、全球微生物制茶工艺的发明者、OTCA普洱茶价值的定义者,大益集团积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10余年来,投入约50亿元资金用于茶叶原料收购,带动数十万茶农脱贫致富。
大益集团业务贯穿全产业链。
种植环节:
●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位于勐海大益庄园内),始建于1983年。永久性地保存有茶组植物28个种和7种非茶组植物的各类资源2200余份,是我国目前大叶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份数最多、种类最齐全的活体保存中心;
● 拥有巴达山、布朗山两个万亩茶园,2006年,巴达万亩茶园被列为第一个国家级“普洱茶种植农业标准示范区”;
生产环节:
● 1940年,为了以茶换汇支援抗战,范和钧先生远赴西南边地创办佛海实验茶厂(即后来的勐海茶厂),勐海茶厂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制茶工厂,开创了中国茶叶生产工业化、现代化的先河,在烽火硝烟中为中国茶业保存下了一脉生息;
● 新中国成立后,佛海茶厂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恢复生产;1953年更名为勐海茶厂;1954年,勐海茶厂开始以手工工艺生产成品茶;1973年,勐海茶厂率先研究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并获得成功,正式开始了普洱熟茶的大批量生产;
● 2004年建起库容2.5万吨的毛茶仓库群,建起两座年产上万吨的发酵大楼,逐步走向全面的工业化;
● 2005年,成为云南省茶叶界首批通过QS认证的单位;
● 2006年,成为国内首家采用人民币防伪技术的企业;
● 2007年,成立“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8年,“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十余年来,大益集团持续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自主设计、开发一系列新型的、拥有知识产权的专有制茶设备;
● 勐海茶厂年生产成品茶能力达一万吨。
● 2010年,成立“东莞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袋泡茶等便捷性茶叶产品。拥有全球先进的袋装茶生产设备,全机械化的标准生产线,以及符合国际要求的无菌生产车间;为大益集团日趋丰富的产品线提供了生产保障。
● 2011年成立宜兴益工坊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专业茶器具机构,产品以紫砂器为主导,覆盖全线茶器及周边品类,深入探索器物与人与生活的和谐关系,构建素雅、圆融、人文、舒适的生活体验。益工坊深谙茶器相谐之道,以良工巨匠之心,打造生活艺术之品,用茶器之美定义东方现代雅致生活。“穷古今之妙,极造化之功,为善茶者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