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窖藏干红葡萄酒企业信息:
品牌名称 | 张裕窖藏干红葡萄酒 |
全国门店数 | 869家 |
注册资本 | 143万元人民币人民币 |
成立日期 | 2008 |
登记状态 | 存续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所属省份 | 广东 |
所属城市 | 广州市 |
所属公司 | 广州波波球酒业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车陂路黄洲工业区大院内自编12号第三层309 |
经营范围 | 酒类批发;酒类零售;预包装食品批发;预包装食品零售;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商品信息咨询服务 |
张裕窖藏干红葡萄酒品牌介绍:
1892年,知名的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的梦想,先后加盟300万两白银在台创办
了"张裕酿酒公司",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张裕已经发展成为乃至亚洲较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2002年7月,张裕被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较具国际竞争力向进军的16家民族品牌之一"。在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进行的2004年度企业竞争力监测中,张裕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列上市公司食品酿酒行业的第八名,成为进入前靠前的一家葡萄酒企业。
举杯回首望云,一八九二到今天",正如这首名为《葡萄美酒不夜天》的张裕之歌歌词所言,台张裕集团作为葡萄酒行业的先驱和食品行业为数不多的老店之一,缔造了令人回味无穷的。
葡萄酒的近代工业化发展,不能忘却一个人。他,就是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说起红顶商人,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胡雪岩。满清同治年间,胡雪岩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战乱,扩大经营业务范围,同时广泛结交左宗棠等高官,摸索出了官督商办的二元模式。
略晚些时候,能与胡雪岩相比的,是当时路人皆知的张弼士。那时流行一句话:南有胡雪岩、北有张弼士。说到胡雪岩,人们会想到胡庆余堂,而张弼士则有其创办的张裕公司传世,两人都留下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店。胡雪岩为二品大员,张弼士则是一品顶戴,鼎盛时期资产达8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的大清国库的年实现目标,可谓"富可敌国"。
张弼士生于1841年,广东大埔县人,18岁只身远赴南洋谋生。他从雅加达一家米店的勤杂工干起,经过艰苦打拼,先后在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创办垦殖公司,在槟城、雅加达、亚齐开办远洋轮船公司,在新加坡、雅加达、香港和广州开设药行,号称"南洋首富"。
张弼士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始于1871年。当时他在雅加达应邀出席法国的一个酒会,一位法国领事讲起,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军队到过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葡萄。驻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制,造好的葡萄酒口味相当不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弼士暗暗记下了台的这段典故。
1891年,张弼士实地考察了台的葡萄种植和土壤水文状况,认定台确为葡萄生长的良园,于是向政府要员提出要在台办葡萄酒厂。1892年,张弼士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创办历史上个葡萄酿酒公司,公司名称取"张裕"二字。从此,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序幕揭开了。真正让葡萄酒蜚声国际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张裕产品一举夺得四枚金质奖章,这是葡萄酒在国际大展上获得大奖。在出席庆祝宴会时,张弼士激动地发表演说:"只要发奋图强,后来居上,祖国的产品都要成为!"
1916年,张弼士病逝于雅加达荷兰医院,享年76岁。当他的灵枢自巴城经过新加坡、香港时,当地都为之下半旗致哀,港督则亲往凭吊;孙中山先生特派广东省省长朱庆岚送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在历尽沧桑之后,张弼士先生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据的全球调研机构英国CANADEAN公司的研究报告,张裕集团2007年的销售实现目标达6.95亿美元,已跻身全球葡萄酒业靠前。